做一个走心的老师——同一件事,不同做法

2017-12-27 cbyjgl 62

“做一个走心的老师”,幼儿老师面对的是一群不同于小学生、初中生的小孩子,他们更具特殊性,所以就要“特殊对待”。比如,你和一个幼儿园小朋友讲大道理,首先他不一定听得懂你在说什么,就更别提让他按你的要求去做。
再如,在小朋友面前,你若没有点“小手段”,会常常让你捉襟见肘。
以下两个案例,充分体现了“做一个走心的老师”的好处。
案例一
美术研讨课前,李老师向小高老师借班试教,为了让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的操作更加整洁方便,课前李老师给孩子们穿上了粉红色的围裙,上面还有只可爱的Kitty 猫。

对于第一次见到这样款式的围裙的小班幼儿而言,这个围裙真是太有吸引力了。他们忍不住摸摸这儿,翻翻那儿,心思一下子全落在了围裙上。

图片关键词

这下可把班主任小高老师急坏了,急忙制止:“都别摸,衣服有什么好摸的,认真听李老师说话,等下课的时候,不摸的小朋友有奖励哦!”听到这番话,小朋友们立刻正襟危坐,眼睛看向李老师,可是还是有些小朋友忍不住摆弄着漂亮围裙。
这一切都进入了李老师的眼里。只见她拿起一个围裙边摸边说:“不着急,这个围裙这么漂亮,我也想摸摸,反正我们还没开始活动,大家想怎么摸就怎么摸。”小朋友一下子高兴了,你摸摸我,我摸摸你,翻翻这儿,看看那儿,而李老师就这样微笑着注视着孩子们。
过了不到2分钟,一个小姑娘突然说:“老师,我不想摸了。”“我也不想摸了。”……孩子们纷纷说道。“好,大家都不想摸了,我们就做游戏学本领好吗?”“好!”孩子们的声音十分响亮,一下子和李老师成了老朋友一样。
教育启示
案例中,李老师和小高老师都做到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但你是不是更喜欢李老师的方法呢,因为它很温暖。
教育关怀有很多形式,有的有形,看得见,如为孩子围上围裙保护他们的衣裤整洁,这样做很贴心。可是课前的这段着装小插曲反映的却是教育关怀的另一个层面——走心用情。
案例二
每天幼儿在幼儿园都要喝牛奶,一人一袋,干净卫生。老师们自然要教育孩子们喝完牛奶以后就把牛奶袋放入垃圾桶。可是事实上,插有吸管的空牛奶袋对孩子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,孩子们更加愿意把它吹得鼓鼓的。
于是,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做法,有放任自流的,有严令禁止的,有循循善诱的。而这个老师的做法真是“走心”了。
“孩子们,把最后一滴奶用劲儿消灭掉,然后跟我出去,值日生别忘了自己的任务哦!”所有小朋友拿着鼓鼓的牛奶袋,值日生端着垃圾桶、拿着小拖把,跟着老师来到一块空地。
老师带头将自己手中的牛奶袋放在脚底下,大喊一声:“放鞭炮了!”随着“啪”的一声响,孩子们沸腾了,“啪!”“啪!”……每个孩子都把自己手中的空气袋当成炮竹“点燃”了。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尽情而尽兴的笑容。
“接下来,就得自己清理战场了!”老师带头把牛奶袋捡入垃圾篓,孩子们也快速捡起自己的牛奶袋,值日生则把滴落的几滴奶拖干净。最后,大家高兴地回到了教室。
教育启示
就是这样,如果走“形”的关怀能让孩子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话,走心的关怀则关注孩子更高的精神需求,能让孩子爱上你。